中山大学张艺/池振国团队:利用“C−Br…π”相互作用构建单组份白光聚合物
具有白光特性的聚合物因在固态照明和柔性显示等领域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然而,获得具有双发射且高纯白光性质的单组份高性能聚合物仍具有巨大挑战性。最近,中山大学张艺/池振国团队将溴原子引入高性能聚合物聚酰亚胺中,在溶液状态下获得了具有双发射特性的单组分白光聚合物BrOD-TFB。
该聚合物在THF中具有高能带(468 nm)和低能带(558 nm)双发射特性。通过调节溶液的浓度(从10−3 M到10−6 M),可获得高能带和低能带的相对峰强度,从而使溶液从黄光(0.38, 0.40)经过白光(0.30, 0.30),转变成蓝光(0.17, 0.07)(图1)。另外,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高能带峰逐渐红移,低能带峰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相对强度逐渐下降,且该峰在极稀溶液(10−6 M)中仍然存在。结合吸收光谱表明,高能带峰可能来自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作用,而低能带峰由分子间和分子内两种相互作用产生。
图1 具有双发射特性单组份聚合物BrOD-TFB的光谱表征
通过瞬态光谱和二维时间分辨光谱分析表明,溶液在室温下的双发射峰均为荧光峰,但在77 K下可恢复固态下的磷光行为。该分析也同时表明,体系中存在从高能带到低能带的能量转移(图2)。
图2 聚合物BrOD-TFB的单/三线态发光性能表征
通过对聚合物进一步设计合成发现,不含溴原子的聚合物OD-TFB仅含高能带发射峰,而具有可类比结构的含溴聚合物BrOD-DCHM具有双发射峰,且低能带峰的相对强度更强(图3)。结合前述结论和分析证明,聚合物BrOD-TFB的低能带峰来源于与溴原子相关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
通过对模型化合物BrOD-Me的单晶结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光谱行为深入分析发现,单晶的发光峰位于551 nm,与聚合物低能带峰相吻合。同时,分子中C−Br键到相邻分子间苯环中心的C−Br…π夹角为141°,Br原子与苯环上碳原子的最小距离为3.53 Å,符合C−Br…π通过“直立构型”形成相互作用的条件(图4),从而从间接证明低能带发光峰来源于聚合物分子内和分子间C−Br…π相互作用。
图3 类比聚合物OD-TFB和BrOD-DCHM的结构和荧光光谱
有趣的是,BrOD-TFB聚合物薄膜表现出室温磷光特性(图5),在真空中的磷光寿命为409 μs。
图5 具有室温磷光特性的聚合物BrOD-TFB
进一步地,将BrOD-TFB(0.1 wt%)分散于无色透明的聚合物HPMDA-ODA中,可获得量子产率为23%,色坐标(CIE)为(0.32, 0.32)且具有室温磷光特性的白光聚合物薄膜(图6)。
作者通过单体设计合成,利用卤原子相互作用构建得到一种在溶液中具有双发射特性的聚合物发光材料。通过光学表征、理论计算和模型化合物的单晶分析等手段证明,双发射中的高能带峰来源于沿主链形成的分子内电荷转移作用,而低能带峰来源于分子链内与链间的C−Br…π相互作用。通过合理调控这种相互作用的形成与破坏,可以调控双发射的强度与位置,从而在单组份聚合物中获得白光。
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全文
【扩展阅读】
香港城市大学罗敬东副教授:近红外吸收偶极七甲川生色团的简明合成和构性关系研究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王利祥课题组:有机硼为电子受体的空间电荷转移蓝光高分子荧光材料
朱旭辉教授等研发出三苯基膦氧基修饰的高性能/高稳定OLED有机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天津大学李荣金课题组:二维分子晶体做表面掺杂剂实现有机半导体电学性能的高效和可控调控
焦莉娟/裴坚教授等:氧化偶联策略构建六苯并氮杂氟硼二吡咯类近红外场效应晶体管材料
南开大学杨志谋/王玲/丁丹教授:响应β-半乳糖苷酶的AIE荧光探针对衰老癌细胞的识别和消除
高导电性和高量子效率NDI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双极性半导体特性及生物成像
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实现了“点亮”型的细胞成像和对细胞的原位杀伤
北京理工大学董宇平课题组:AIE家族新成员——具有构象敏感的非对称1,1,2,4-四苯基-1,3-丁二烯
通讯作者简介